城市荣誉CITY HONORS
-
-
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(县级)
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
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县
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
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
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
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
美丽中国之旅十佳山水城市
中国优秀旅游城市
中国智慧品牌创新城市
全国体育先进县(市)
全国卫生先进城市(市)
-
中国塑料王国
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
全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
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
2021-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
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
浙江省科技强市
浙江省【十大市场强市】
浙江省十佳旅游休闲城市
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
浙江省新时代【千万工程】和美乡村建设优胜县
浙江省首批【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】县级试点示范区
……
依山傍水枢纽地,区位交通映辉煌
-
余姚,位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核心地域,北依杭州湾,与沪、杭、甬诸名城毗邻,雄踞沪杭甬“金三角”之心,系长三角经济圈关键锁钥,占尽山川形胜之利。此地乃浙江省“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”四大行动计划建设之要冲,亦属宁波大都市区关键拼图。扼杭甬通,为甬城“西门户”;踞沪甬廊道,是沪上产业、功能辐射之天然前哨,地理优势无可比拟,发展潜力不可限量。
-
区域面积约1527平方公里
全市下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
202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2.71万人
-
于这片广袤大地上,交通网络织就发展的锦绣前程。依据2024年11月批复的《余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-2035年)》,余姚规划依托铁路、公路、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,高标准构筑对外交通通道,高质量发展同城交通网络,高起点完善城市交通网络,高效能构建运输服务体系,打造交通强市,构建完备的多元综合立体交通网络,深度融入长三角,强化余姚在“杭甬双城记”中的枢纽地位。
-
对外交通体系
打造“两高一普一货”的市域铁路网,推进上位规划明确的都市区轨道线网建设,形成“一纵三横”的高速公路网与“三纵三横”的都市区快速路网,改善四明山区域老区共富交通出行条件,优化“一主一副一联”的内河骨干航道,支撑“二横一纵”立体交通廊道的构建。
城市交通体系
打造结构完善、功能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,形成以快速路、主干路为骨架,次干路、支路为辅助的城市道路网。积极引入轨道交通,推动交通出行方式优化,打造绿色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。结合山水资源本底与历史人文禀赋,构建主题丰富、特色鲜明的绿道网络。
公路:S319省道(甬余线)、S213省道、G228国道、古乍线、杭州湾环线高速、胜陆高架、余慈高速、杭绍甬智慧高速
铁路:余姚火车站、余姚高铁北站、宁波至余姚城际列车、余慈城际二期(规划)、规划11号线(含待建宁波-余慈线)、规划N2号线、规划N3号线、萧甬铁路
航空:东距宁波栎社国际机场36km,西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,并结合旅游度假区建设,远景布局大岚通用机场
水运:余姚水运交通依托于浙东运河,规划建设公铁水多式联运
-
产业沃土育繁花,区域经济增长极
-
作为宁波市重要经济板块,余姚市在2024年的经济发展中表现抢眼,位列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12位,中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第11位,中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22位,中国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县市第16位,经济发展形势呈现出稳中向好、稳中提质的态势。
-
2024年经济形势
-
2024年,余姚于产业发展之途斩获佳绩,依凭多元且活力四溢的产业规划、持续跃升的荣誉硕果,在区域乃至全国经济格局中站稳关键位置,彰显出雄厚的发展潜能与竞争力。
产业架构层面,余姚呈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之优态,坚定秉持“工业立市”制造强市”方略,一方面改造提升家用电器、塑料模具等传统产业,另一方面逐步建立起以光电信息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、电子新材料、机器人及高端装备等“35”千百亿产业为支柱的工业发展体系,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,赋能企业竞争力与生产效率提升。新兴产业势头正劲,生命健康产业于中意宁波生态园成功吸引多个项日入驻,机器人产业打造完备产业链,低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。
-
余姚积极在科技创新领域,投身创新型城市建设,设立投资引导基金,引得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与研发机构落地生根,科技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。同时,精心谋划重大项目招引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,企业发展成果斐然,境内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县(市)前列,研发投入占比领先。
经由持续优化产业结构、驱动创新发展、强化企业培育与人才汇聚,余姚产业竞争力与经济实力大幅增进。未来,余姚当赓续创新发展之路,力促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成长,提升产业集群水平,强化区域合作,拓展市场空间,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。
一山一水一画卷,探古寻幽史中觅
-
-
-
人文鼎盛,芸芸众生中皆显昌盛气象
在岁月的浩渺烟海中,余姚恰似一颗璀璨明珠,以其渊远流长的历史和熠熠生辉的文化声名远扬,“东南名邑”“文献名邦”之美誉传颂千古。
这片灵秀之地,人文胜迹繁星罗布,五百余处闪耀着岁月的光辉,其中百余处卓然不凡,仿若历史的虔诚守望者,悠悠诉说着往昔的璀璨与荣耀。远有严子陵、王阳明、朱舜水、黄宗羲等历史名人享誉中外,近有楼适夷、蒋梦麟等文化名人誉满四海。现今,余姚统筹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,高标准规划建设“阳明古镇”,积极打造“心学圣地”。
作为河姆渡文化的发祥之所,七千年前曙光初照。河姆渡遗址恰似巍峨丰碑,以其悠长历史、深厚底蕴和稀世珍宝,雄踞新石器时代遗址前列,尊为“七千年前的文化圣地”。田螺山与井头山遗址,宛如双子明珠,承载着河姆渡文化的风华,开启沿海史前文化之窗,引领人们回溯远古,触碰先人的智慧生活。
红色烽火亦曾燃于这片土地,梁弄作为浙东抗日中枢,在抗战硝烟中成为民族脊梁,获“浙东延安”之赞,铭刻英烈壮举,传承刚强精魂,激励余姚儿女世代为家国奋进,红色光芒熠熠生辉,永耀后世。
-
-
-
山川灵秀,潺潺流水间尽是灵动之姿
四明山区域似人间桃源仙境,依得天独厚之优势,荣全国气候休闲胜地、中国天然氧吧等殊荣,跻身浙江省首批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行列。这里山峦林美如画,清泉流韵,空气清新,土地满是生机,是远离尘器、怡情养性的佳处,让来访者沉醉于自然之美。
丹山赤水的丹霞映着溪流,恰似天工妙笔绘就的丹青;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如历史长卷,徐徐铺展远古神秘:浙东小九寨仿若世外桃源,山水含情、宁静悠远;王阳明故居文韵悠悠,仿若能瞥见大儒的哲思遗风:梁弄古镇古朴典雅,石板路与黑瓦白墙,尽是岁月的呢。诸般景致各有千秋,勾勒出余姚的多彩画卷,引得旅人纷至沓来,沉醉于余姚的独特风情之中。
此外,余姚还匠心独运地融合人文历史与山水生态资源,全力塑造体育旅游全新业态。借由“体育+旅游”的创新范式,一系列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如火如荼开展,越野跑、骑行、徒步等项目在山水天地间活力上演,进一步升华了余姚的知名度与吸引力,使这座城市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与迷人风姿,在新时代的舞台上闪耀出更为夺目的光彩。
全维基建巧布局,利民利乐绘姚城
余姚,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在现代化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活力,其商业、教育、医疗、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,为市民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体验。
-
商业繁华,熠熠生辉。余姚拥有阳明古镇·府前路历史文化街区、华润五彩城、万达广场和众安广场等商业综合体,各类商场、超市、专卖店林立,商品种类繁多,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购物需求。
-
华润五彩城
-
万达广场
-
教育高地,智慧传承。近年来,余姚以“打造幸福教育,培育红色传人”为目标,大力实施“姚优教”工程,教育内涵持续深化,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新发展,共同富裕教育幸福指数不断提高,创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、全国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市、浙江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市、浙江省示范学习型城市等。2024年,余姚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,上半年已经通过省级评估。
-
余姚中学
-
梦麟中学
-
北京师范大学余姚实验学校
-
医疗资源,守护健康。余姚在医疗资源的整合和提升上不遗余力,拥有多家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,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。通过建立临床检验中心、医学影像会诊中心等五大中心,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共享,提升服务效率。
-
余姚市妇幼保健院(市二院)
-
余姚市人民医院
-
休闲设施,星罗棋布。余姚市全力打造“推窗可见绿”的公园城市,公园内配备休闲长廊、儿童活动区、亲水平台等设施,满足市民运动、休闲、娱乐需求。此外,还拥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,如体育馆、图书馆、博物馆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方式。
-
黄山儿童公园
-
玉皇山公园
-
公共文化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