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-img
    • 2024年中国百强区

      国家 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 实践创新基地

     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

      国际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

      连续七年获得美丽浙江考核优秀

      连续三年获得美丽宁波考核第一

      三夺 “大禹鼎” 金鼎

      ……

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长哲学

  • 山海在此永恒对话,文明从未停止生长。北仑,这座呼吸着历史海风的未来之城,正以山河为谱,鸣奏着一曲贯通千年的壮美交响。

  • 山海礼赞·天地为卷

    海涌奔流、山川毓秀、绿树青山、悠悠古刹……在东海扬波的臂弯里,北仑舒展着水墨丹青般的画卷。穿山半岛的碧波与梅山湾的细腻沙滩,仿佛在诉说着海的浪漫;九峰山四季更迭的美景,如同大自然的调色盘,绘就一幅幅生动的画卷。河滨与凤凰山公园,如同城市的绿肺,让人在喧嚣中寻得一片宁静。同时,北仑规划构建了“山环海抱、江湾比翼、五廊贯城、七脉通海”的生态网络,包括岩河、中河等七条通海主干河,形成了连山通海的滨水特色空间。

  • 向海而兴·时代交响

    世界大港在此吞吐八方风云,龙门吊阵列犹如现代编钟,将丝路驼铃谱写成集装箱交响诗。国家级开发区与千年古港相拥而舞,中国港口博物馆诉说着港口的历史变迁与辉煌成就。当自贸区的塔吊勾勒天际线,生态科技城的智慧正孕育蓝色经济的新纪元。

  • 文明印记·星火相传

    总台山烽火台凝望着千年海疆,灵峰禅寺的晨钟穿越晋唐烟雨,与穿山造趺非遗舞蹈的鼓点交响成时空和弦。在这片诞生过沈焕心学智慧、贺友直白描艺术的沃土上,龙舟竞渡激荡着血脉里的开拓精神。

    唐宋至明清,乐仁规兄弟、胡榘、沃頖等名宦以清廉勤政载入史册;沈焕创“定川学派”,姚燮、黄以周以经史文采辉耀文坛。近代以来,钟观光开启中国植物学研究先河,张逸云、丁佐成等实业家勇立民族工业潮头,张石川、贺友直、陈逸飞以艺术之光点亮时代。这片热土更孕育了7位两院院士,於崇文、李志坚等科学巨匠以智慧铸就国之重器。革命烽火中,胡焦琴、李敏等98位烈士以热血捍卫家国,戚继光抗倭、金鸡山抗英、戚家山抗日等战役彰显北仑儿女铁血丹心。从千年文脉到现代创新,从商海弄潮到科技报国,北仑人才以多元维度诠释着“地灵人杰”的深厚底蕴,更以赤子之心书写家国情怀,在历史与时代的交汇处绽放永恒光芒。

千亿级港口辐射下的长三角黄金腹地

  • 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,更是陆海双向开放的战略支点。

    向海而生、因港而兴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南翼核心枢纽,北仑不仅是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所在地,是浙江乃至全国的开放高地、临港产业新城,也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承载地。‌

    于宁波:地处东门户,甬江口南岸,西接鄞州区、镇海区,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。

    于长三角:作为国际航运与贸易的战略支点,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强化区域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枢纽地位。

立体动脉,海陆空铁多维共振

  • 从万吨巨轮的悠长汽笛到高铁飞驰的银色轨迹,立体交通网络正编织着城市发展的经纬线。

    宁波市北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—2035年)明确,综合交通规划目标为支撑“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区”的建设,构建“开放畅达、高效便捷、绿色安全”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,建成世界一流强港,打造国际品质的港城交通示范城市。其中,要以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、轨道网络、快速路体系实现对全市域的辐射,实现市域1小时交通圈,中心城区1小时通勤全覆盖,区内30分钟通勤全覆盖。

  • 构建区域互联、高效便捷的对外交通体系

    ——构建区域互联、高效便捷的对外交通体系

    构建客货有序、港城协同的疏港交通体系

    ——规划建设高效衔接、客货相对分离的公路疏港交通体系,发展多式联运,提高海铁联运、水水中转水平,完善港口后方配套设施,推动港城和谐发展。

    构建内畅外达、绿色低碳的城市交通体系

    ——打造以轨道交通为骨干、地面公交广泛覆盖、其他公交方式 为补充的公交体系,为市民提供高品质公共交通服务。

  • 构建舒适多元、人本融合的慢行交通体系

    ——依托山、河、江、海等自然资源优势,打造高品质城市绿道系统。完善慢行设施,形成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衔接的慢行网络。

  • 轨交

    现状1号线,进一步延伸至柴桥;现状2号线,延伸至北仑主城区;在建6号线,延伸至北仑主城区;在建7号线,延伸至小港;规划9号线的甬江科创支线,经过小港;在建12号线的规划梅山支线,到春晓、梅山。

  • 高速公路和快速路

    现有甬台温高速公路北仑支线、穿山疏港高速公路、绕城高速公路东段等,加快在建的六横疏港高速(即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工程)建设,开工建设杭甬高速复线三期和甬舟高速复线,形成完善的外围疏港高速网。规划环城南路东延等快速路项目,提高北仑与周边地区的交通效率。

  • 综合客运枢纽

    结合甬舟铁路建设北仑西站,打造集合铁路、公路、轨道交通、常规公交、出租车、私家车为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。规划预留2号线东延伸通道和轨道站点,采用高铁+地铁模式,促进北仑及周边融入宁波都市圈、长三角城市群。

  • 港口

    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是全球重要的集装箱港口之一,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前列。区域内已建成北仑港区、大榭港区、穿山港区和梅山港区4个港区。

经济强劲,产业引擎驱动繁荣

  • 北仑,拥有总长173公里的岸线资源,其中深水岸线超120公里,作为宁波舟山港的核心,与全球百余国家和地区、六百多个港口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。凭借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的战略地位,北仑不仅制造业享誉全球,开放型经济基础也极为深厚。2024年,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.77亿吨,同比增长4%,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;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30万标准箱,同比增长11%,增幅为近7年新高,稳居世界第三。 为支持宁波舟山港的持续发展,北仑正不断优化岸线资源利用,提升物流基础设施,逐步完善与港区吞吐能力相匹配的布局。

  • 作为浙江省的开放前沿与经济强区,北仑正擘画自贸区宁波片区的宏伟蓝图。依托“246”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赋能,北仑的工业规模持续扩大,产业链条日益完善,创新力与竞争力显著提升。在这里,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,芯港小镇、灵峰现代产业园等重大产业平台蓄势待发,大榭化工园区更是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前列。此外,北仑的压铸模具产业集群荣获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,精细化工、高端新材料等产业也入选“浙江制造”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名单,2024年再度拿下浙江省制造业领域最高荣誉“浙江制造天工鼎”,实现了“两连冠”。

丰饶配套,诠释品质生活的至臻内涵

  • 繁华的生活舞台

    至今,北仑区已创建了多个特色街区,涵盖富邦、银泰、博地三大商圈,也包括了党章守护地、星阳时尚街、国风不夜街、南风听海街、青年SPORT港特色街区等主题明确、风格别致的街区,影响区域扩大到北仑全域,将运动、轻奢、露营、围炉煮茶等现代化元素融入街区创建中,吸引更多群体参与进来,为打造北仑“金名片”提供了重要支撑,城市幸福感不断提升。

  • 博地影秀城

  • 浓厚的学府氛围

    近年来,北仑教育锚定“学有优教”全省第一方阵,深入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,全力打造群众“有感”的优质教育。2024年,率先成功创建“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”“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”。全年全区完成了多个学校的新建、扩建和改造项目,如淮河小学扩建工程、镇海中学甬江校区(一期)等,进一步扩充了优质教育资源,并积极推进中小学网络改造和智慧校园建设,提升了教育信息化水平。

  • 北仑中学

  • 镇海中学甬江校区

  • 宁波大学(梅山校区)

  • 东海实验学校庐南校区

  • 高端的医疗保障

    北仑区始终将人民健康放在首位,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、提升医疗服务质量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。目前已拥有的北仑区人民医院、区中医院、区第二人民医院、区滨海新城医院、宁波开发区中心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。2025年,北仑将加快推进医疗资源配置,提升医疗服务能力,更好地守护群众身心健康,具体包括开工建设北仑区中医院改扩建工程,新(改、扩)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3家;在大榭开发区医院重点打造以精神卫生为特色的专科品牌,提升区域精神卫生服务能力;开展县域心电诊疗一体化建设,实现政府办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数字心电仪全覆盖;新增配备AED100台,开展应急救护培训2万人次以上……

  • 北仑人民医院

  • 至美的文体环境

    北仑,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,正以蓬勃发展的文化体育事业,回应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从凤环巢的优雅姿态,到北仑体艺中心的现代气息;从海天文体中心的多元功能,到中国港口博物馆的深厚底蕴;从开发开放展览馆的历史记忆,到梅山湾沙滩公园的自然风光;从青年体育公园的青春活力,到北仑图书馆的书香满城;从宁波国际赛道的速度与激情,到凤凰山公园与北仑文化中心的自然与艺术——一个个标志性文体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编织出一幅文体繁荣的画卷。

  • 北仑区体艺中心

  • 凤环巢

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北仑分局

地址:宁波市北仑区四明山路700号太河商务楼8楼

联系电话:0574-89384400

策划:搜地网络      服务热线:0574-87728225

自然人文 优越区位 便捷交通 经济产业 基建配套 回到顶部